章节目录 第三十八章,军队架构(1 / 1)

作品:《北境繁星

转眼间暗刃随着大部队合练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而那一千七百名新兵同样也完成了半个月的训练。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后这支队伍已经和开始时完全不同,在集合的号声响起后他们只需不到五分钟十分钟就可以从营房里跑到操场上完成整队,而半个月前第一次进行这项训练的时候他们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站起一支稀稀拉拉的队伍。

就当前情况而言还不错,艾洛迪斯拿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红茶,虽然已是深夜但是为了尽快推进奥索兰的改革他仍然没有休息。

如今已是十月下旬,虽然因为是岛屿的原因气温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艾洛迪斯清楚过不了多久请问就会大副度的下降。

好像是叫“霜风节”?每年的十一月初都会有这么一个节日标志着入冬,在那一天人们会举行宴会来总结一年的收获,然后就是回到温暖的家中渡过寒冷的冬天。

艾洛迪斯曾经试图分析过塞坦达尔的气候情况,但是他完全无从下手。塞坦达尔大陆的气候情况完全无法与他记忆中的任何一种气候类型挂钩,最多只是较为相似罢了。

一开始艾洛迪斯对此充满了疑惑,不过后来考虑到这个世界存在着魔法这种本身就违背基本物理常识的东西他也就释然了,谁能保证塞坦达尔的气候情况和魔法没有联系呢?而如果是这样的话,他那点浅薄的魔法知识完全派不上用场。

随后他看了一眼日历,发现从明天起新兵队就不能称之为新兵队了。

按照他的计划新兵征召后首先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基本训练,首先要让他们从之前的渔民、农夫、手艺人这些职业转变为一名懂得基本纪律的士兵,其次就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征召他们不仅仅是因为领民对于领主的效忠义务,同时也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

艾洛迪斯本来想加入保卫家园一类的概念,但是考虑到不管是哪里都还没有爆发明面上的冲突他最终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相比起空洞的口号,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那些实际存在的东西。

好在通过“参与晚间课堂可以获得改善伙食机会”这种捆绑措施所有的士兵都参与了晚间课堂,至于效果如何艾洛迪斯目前只能是希望他们理解的越多越好。

毕竟这一千七百人里面识字的恐怕只有不到一百人,而且就算是那些识字的也不一定能够明白艾洛迪斯到底讲了些什么。

不过艾洛迪斯也没指望他们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接受,他们只需要记住那些关键部分就好。

首先就是一些基本要求,诸如服从命令服从上级、不得临阵脱逃、遵守条例等等老生常谈的事情,不管其他事情怎样,这些事情都是必须要做到的。

其次有一点就是在战斗中禁止掠夺平民。中世纪的战斗中胜利者手下的士兵劫掠平民并不奇怪,他们为了所谓的古老契约响应领主的号召,不仅不能得到任何东西甚至有时候还要担负起提供粮草的任务,所以在战斗胜利后进行掠夺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艾洛迪斯不希望自己的部队也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就是那些被劫掠过的地方往往好几年都没法恢复,更不要说对于民众造成的恶劣影响往往会持续的更久。如果是长期远程作战这几乎等于把炸弹埋在了身后。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在未来发生,他基本每天晚上都要给那些新兵强调一遍纪律条令。虽然那些新兵全都是满口答应,但是谁知道他们到时候会不会真的遵守纪律,这一点也没人可以保证。

其次就是佣兵和土匪,在进行大规模战争时战争双方一般都会雇佣这些人来帮助自己打仗,毕竟没有哪个领主会常年准备着一支大军,领助手下的军队往往都是麾下的骑士和征召的农夫构成,而后者的战斗力根本得不到保证。

但是佣兵和土匪则不同,他们就是为了战斗而卖命的,准确的来说是为了利益,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基本没有什么顾忌的事情,这也是他们名手不好的直接原因之一。

当然艾洛迪斯也不打算在战争中去求助于这种力量,首先这种不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部队很难保证质量,其次就是这种本身就是为了利益以及在战争中获取更多利益的力量他实在是信不过,他宁可侧翼没有友军也不愿意侧翼是这样的友军。

所以艾洛迪斯选择从领民中大规模的征召士兵,就是为了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可以拥有能让自己信任的势力,而不是那些需要时刻提防着不会背后捅刀子的“朋友”。

不管是他的记忆还是塞坦达尔大陆,因为一些莫名其妙原因而反目的盟友都不少见,甚至有时候友军到敌军的转变仅仅是因为一碗饭而起的争执。

另一个大规模征召领民的原因则让艾洛迪斯有些头疼,奥索兰根本没有骑士和骑士仆从让他征召,仅有的几个骑士都是近卫部队的老兵。而且他们在骑士里还是最低的那一层,只有称号,没有封地。

骑士没有封底骑士在奥索兰这件事对于艾洛迪斯既是不幸又是幸运。不幸的是他没有得力手下来打仗,而幸运的是他不需要因为什么领地纠纷而头疼。底层的骑士们经常会因为一小块农田和另一个骑士发生争执乃至冲突,而这样的故事在艾洛迪斯小时候的记忆里不下几十个。

而兵员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让艾洛迪斯头疼的地方就是军队的架构,虽然说现在把这一千七百人集中在一起训练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毕竟只是一些基本训练,他们以后必然要因为职能不同而分开。

而如何划分职能就成了艾洛迪斯的任务。他必须要想出一种合理的编排方法,否则他这些士兵就和其他领主的部队一样了——毫无纪律,黑压压的站成一堆,在领导的骑士下令后抓着手里简陋的武器上战场送死。

艾洛迪斯要的不是那样的部队,他要的是时刻保持纪律严明,战斗中分工明确的队伍。

这样首先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编制,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让部队有序的出现在战场上而不是像一群黑压压的无头苍蝇,那么就必须要有合理的编制。

在塞坦达尔大陆一支万余人的部队被称为军团,对此艾洛迪斯不屑的笑了笑。如果一万人就是军团,那三万人难道是超级军团?五万人呢?明明塞坦达尔有着近亿人口,可是对于战争的概念却仍然停留在千万人口的水平。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魔法的存在,毕竟这个产量的不稳定性很容易让战争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在考虑了多重因素后艾洛迪斯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塞坦达尔式的部队编制,这种制度其实在实际战斗中并不方便。军团级的战斗中一道命令从指挥者传达到最底下居然要经过五层,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来说这段时间里战局足够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原先的命令很可能已经失去了作用。

而结合奥索兰的实际情况后艾洛迪斯最终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编制,将一千六百人的部队每四百人分为一个营,一个营里再每一百人分为一个连。而近卫部队直接五十人一组做一个排,直接和原本的一百人组成四个排。

“四四制,也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怎么样。”

用笔记下了部队的编制方法后艾洛迪斯嘀咕了一句,他也不确定这样的编制是否适合于战斗。不过有一点他很肯定,这至少要比那些毫无编制一股脑全冲过来的要强。

扭身向窗外看去,夜空中只有繁星点点,浓雾完全遮盖了月亮,只能隐约的看到一个轮廓。

不过进行下一步训练的话武器是个难题,奥索兰的库存武器就算全都拿出来也只能装备一千人左右。而奥索兰并没有大批量制作武器的工坊,实际上就连小作坊都没有多少。

不过艾洛迪斯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鹰堡建设过程中砍了不少的树,而那些边角料只需要稍作加工就是一根完美的训练用枪或者训练用剑。

但是解决了武器问题后还要考虑防具问题,之前新兵们穿的都是皮甲,也不需要注意什么,可是如果真的要进行实战拉练那就必须要配备盾牌。而几块烂木头很显然不能充当盾牌,更何况在制作了枪和剑之后又哪来那么多的木料呢?

原本按照艾洛迪斯的规划他是打算让步兵们通过重盾和长矛构成方阵进行战斗的,这种阵营在对上任何近距离敌人时都有着相当好的适用性。而远程武器的发展情况就目前看来奥索兰已经走到了前列,他们的弩箭比绝大多数弩箭的射程和威力都要强,所以也无须担心方阵会被远程打击摧垮。

只不过盾牌仍然是个大问题啊。

干脆明天去问问莉安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