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四章(1 / 1)

作品:《血火铁

、飞马石通往铁笼口的大道上没有什么险峻的地势。赵明带着石磊、徐炜两个小队在离铁笼口二三十里远的地方埋伏下来。

这是个东西跌差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南面紧挨着野猪岭,西北面是影屏山,左前方则是飞马石。

他们到达这里,是晌午稍后的时间。一阵急行军,战士们都汗流浃背了。古迪带领的侦察队员们不断送来情报:大股敌人已经行进在镇天镇通往伏龙山的路上,离此地只有二十几华里。没有时间歇息啦!他们即刻进行了工事作业。

赵明带着石磊和徐炜到阵地的前后左右实地考查了一下,觉得没有别的可利用的价值。这将是一场硬碰硬的仗。

一个小时后,他们就与敌人的前锋接触了。双方一交手,就显得异常激烈,子弹如蝗虫一样,在空中飞舞。

赵明蹲在一个土坎下,他双目炯炯,手里端着一把二十响匣子枪。他的右边是石磊小队,左边是徐炜小队。

为了使阻击的时间长久些,他从徐炜小队抽出二个班作机动兵力。这时,他一面观察前面的敌情,一面嘱咐石磊和徐炜:节约子弹,把敌人放近些,再放近些!

石磊和徐炜各自指挥着战士们伏在刚挖好的浅浅的战壕里,在他们的前面,是块长二十米左右的开阔地。这虽是一种良好的杀敌距离,但因为隔得太近,危险性却太大了。一旦我方火力压不过敌人,敌人便会很快地冲上阵地。

但是,石磊和徐炜都毫不犹豫地执行赵明“靠近打”的命令,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他们还是静静地等待着。二十五米,二十米,“打!”两人几乎同时向战士们下达了命令。

顿时,步枪声、机枪声响成一片。这猝不及防的打击,敌人成片地倒了下去。刚越过那条棱坎边缘的敌人,也一个个翻滚着缩了回去。

但是,刚打了下去,又涌上来了。敌人边往上冲边打着枪,嘴里胡乱喊道:“冲啊,冲啊!”转眼间,又冲到开阔地上,阵地上又响起了石磊和徐炜“打”的喊声。无疑,又有一批敌人倒了下去,剩下的扭头就跑。

这样,相持了有半个小时,敌人发动的三次进攻都被打退了回去。阵地前的开阔地里躺下了几十具尸体——这些都是蒋千的团兵的尸体。

赵明派出自己的通讯员小张去和铁英联系,报告这里的战斗情况,并询问铁笼口方向的情况。

小张走后,赵明趁着战斗的间隙,从阵地的这头走到那头。还好,在这半个钟头的阻击中,击毙了敌人四五十,而自已的部队只有几个轻伤。

他兴奋地告诉战士们,只有狠狠地打,才能胜利地完成阻击任务。他与石磊、徐炜交换了一下意见,两人一致认为敌人一定会更加猛烈地发动进攻。

阵地上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透过林梢,忽见大道那头骤起了一股尘雾。“敌人又增兵了!”大家心里都十分明白。

恰在这时,古迪带着侦察队员回来了。古迪报告说:“敌人新从镇天调来一个营加强了正面进攻,又从锦苍公路上调来一个营,已经快到太子坳附近,将要对我左翼侧击。”

太子坳位于千佛山南,距飞马石仅五里。十分明显,敌人正在收缩兵力,将它们集中在铁笼口方向。游击队面临七八倍以上的敌人,已经陷入两面受敌的危险境地。

赵明蹙眉沉思了一会儿,觉着尽管压力很大,也一定要:“老石,敌人这阵被你们揍狠了,估计有一段时间才会重新攻击。刚才小张回来了,他报告说铁笼口已经攻下,车朋已经占领了没牛川西的有利地形,准备迎击潘西武了。铁英让我们这边迅速撤出战斗。”

“一起撤?”石磊问。

“对,一起撤!徐炜那儿才打垮敌人一次进攻,我们正好趁这个空档时间采取行动。”赵明看了一眼阵地前方,尘雾与硝烟还笼罩住大地,什么也看不清楚。

“梁红玉也到了飞马石了,铁英用计调开了她。现在李灿正守在‘小没牛川’小源坑。这是铁英使用的交替阻击战法。”赵明说。

“好!我马上行动!”石磊说着,一跃而起,“哗啦!”将部队撤出了阵地。他们顺着大道,一路疾奔,直向铁笼口而去。紧接着,徐炜也带着小队跟上来了。

他们还没有走出一里地远,就听到身后刚才他们呆过的两个阵地上,同时响起了“轰隆隆”的炮声。这种声音持续了十多分钟,才又听到敌兵们的吆喝声。——敌人又开始冲锋了。

“让你们冲吧,这回可是虚惊一场了。”小牛诙谐地说。

赵明领着两个小队一阵急行军,就走了上十里路。赵明知道,这个位置离小源坑李灿的阵地己不足一里地了。赵明叫过石磊,对他说:“老石,派两个战士给敌人做些点心吧!”

石磊一听就明白了。“好!我亲自来,也好给李灿献些见面礼。”赵明笑着点了点头。

赵明说的做点心和石磊说的给李灿献些见面礼,是同一意思,即用手榴弹做成绊雷,等下追击的敌兵一碰上它,就会爆炸。他们不死才怪哩!同时,这不也等于是向李灿来了个通风报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