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部总第三百七十四章(1 / 1)

作品:《血火铁证-侵华日军在晋中罪行录

结婚后,他们的工作更加默契了。也不知怎的,俩人都不约而同地有了一些余暇来谈论工作以外的事情了。而谈论最多的便是俩人分别这几年里发生的人与事。

铁英最喜欢听震东讲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事。湘江之战,震东的部队是最先渡过湘江。为了掩护大部队渡江,震东率部与敌人激战了七天七夜,伤亡惨重。

四渡赤水,辗转回旋,走着走着,连自己都走迷糊了。还有爬雪山,过草地,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

而震东则喜欢听铁英讲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三年游击战争。讲残酷凶险的繁铜之战,徐炜等的壮烈牺牲。

震东对自已的经历说得很淡然,相比之下,却对铁英那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

他很详细地询问铁英如何与武英、红英重逢的经过。他是一个旷达的人,也对这种传奇经历感到惊异。

随着根据地的日益巩固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作效力,特委、纵队和抗日民主政府已经分开来办公。

特委的机关仍然设在烟溪村,抗日民主政府设在离烟溪村很远的尖头岭下的清水村,纵队司令部则设在离烟溪村不远的一个叫赤岸的村子。

这个村子在玉龙河边。工作之余,或者要下部队路过烟溪村时,他俩都会去看望大叔大婶。这个时候,宝义就可以看到父母了。

而只要情况允许,赵大叔夫妇都会留他俩吃饭。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八月里,应是桂子花开的时节。玉龙河两岸,桂花开得一树一树。桂花的香气随着河风的吹拂氤氲着,离得很远就可闻着。

桂香沁入人的肺腑,整个心底都是沁凉沁凉的。

这里的人们喜欢栽挂花树,因为他们拿桂花当宝贝。桂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喜欢拿桂花放进糯米粉里,蒸熟后就做成挂花糕;人们喜欢拿挂花去泡茶,名曰桂花茶,据说喝了桂花茶,一整天都神清气爽,毫无疲累之感;人们喜欢拿桂花酿酒,名曰桂花酒,说喝了这种酒延年益寿……如此等等。

而桂子花开之际,便是人们忙碌收获桂花之时。人们将一块干净布铺在树底下,飘落下来的桂花就会落在上面。

每天人们都要将落下收取的桂花焙烘干,然后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用时才打开。

也有人不喜欢自然飘落的桂花,以为那样的太老,香气不浓;于是就有了摇桂花树的习惯。

因为摇下来的桂花最好。这便是当地的民俗——摇桂花雨。

这一天,震东和铁英得到赵大叔托人捎来的信,说是有事到他那儿去。

清早吃过早饭,俩人就骑着战马往烟溪村走。俩人边走边谈。

震东说,不知道大叔把我们叫去所为何事?铁英说,莫急,去了就知道了。

两里路,他们踩着花香转眼就到了。因为是私事,俩人就直奔大叔住着的地方。

大叔和大婶住的是原先一家地主的柴房,大叔稍加改造就成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居家场所。

因为这个柴房前面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可能当初是为了圈养牲口设置的吧!不过从迹象上看,里面倒是从来没圈养过牲口。

俩人一跨进小院落,将战马往木桩上一拴,就见大婶从房里笑哈哈地迎出来,口里嚷道:

“哎呀,震东铁妹子,你们好呀,你们来得太晏了。好啦,总算来了。来,进屋,我给你们泡好了桂花茶。”

大婶喋喋不休,俩人也都听惯了,就都笑笑,也不说话,迈进门槛往屋里走。

这个柴房本来是个长方形,赵大叔把它隔开,变成了三间;最里一间是卧室,中间一间是客厅兼饭厅,前面一间是灶间。

现在大婶拎起大茶壶往屋里面走,见震东、铁英己坐在椅子上望着她,那意思是询问大叔去哪了?

大婶笑着说:“刚刚交通送来了一封信,他去办公室放信去了,很快便会回来的。”

话刚说完,赵大叔就一脚踏了进来。见了他俩,就说:“来啦!”

他在他们对面坐下,从衣兜里掏出两封信来递给铁英,口里说:“铁妹子呀,这是你两个妹妹给你写来的信。你看吧!”

铁英接过信,一共是两封。看后发现信封上写的都是赵大叔的名字,就说:“大叔,您拿错了。这是您的信。”

赵明说:“没错,你看里面,里面是给你的信。”边说边端起茶来喝。

铁英听后,才抽出里面的信纸。

果然是武妹和红妹写来的。落款处地点日期均不相同。

武妹是三月十日写于皖南。信中说到他们刚刚进行过一场大战,是李灿做的作战方案,他们一个纵队打的。一共消灭了六百多个鬼子。国民党的五十九师是软蛋,他们不敢打鬼子。

红妹是六月初五写的。她说她和父亲刚刚摆脱了一场厄运。冈村宁次设下了一个圈套,妄图诱歼我军,不是她发现得早,险些中计。他们现在正在靖安一带休整。

红妹的信中说到他们战区正在进行长沙保卫战,刚刚过去的上高会战正是长沙保卫战的一部分。

她说她的一个团为了上高会战歼灭日军第一0六师团,在赣西北的云雀山中硬是拖住了日军的两个师团;她们还在一个叫“伏鬼涧”的地方与共产党的游击队联手,一起伏击了日军三十三师团的一个大队哩!

红妹说,为了长沙保卫战胜利,现在国共两党正在竭尽全力配合。大姐陆岚(顾岚)和陆虎(顾震林)一直战斗在赣北。他们已经见过好几次面了。她们都很好的。

她在信中讯问姐夫(顾震东)可否有消息?

铁英把信交给震东看,震东看完信后心中也很激动。

还是在豫西的时候,他曾经收到辗转半年之久的,铁英在繁铜前线战壕里写给他的信,信中就提到了大姐和弟弟的事。

那时他是自赣南一别几年,都没有听到过亲人的任何消息了。那时他真想一步跨过长江,去见自已的亲人。

现在在这封信中,他是第二次听到亲人的消息了。他的眼睛有些涩涩的。

铁英又翻看了一下信封,就说:“原来他们都是写给皖南军部的大叔的。她们也不晓得大叔也已经离开皖南了。”

又说:“只是武英这封信这么长时间才到达军部,他们其实离军部只有二百来里路。真是不可思议。”

赵明说:“这有什哩奇怪的?战争时期,能收到就不错了。还管得了时间长短。”